技能誌

【送貨上門的詐騙:你以為收到包裹,其實是藏在箱子裡的陷阱】

專欄/短評
康小龍的頭像
康小龍
更新日:2025年4月22日

某個周末早晨,你正在睡得正香,突然門鈴響了。打開門一看,是一個快遞員,手上拿著一個大包裹,似乎很沉重。你心想,「我又沒買東西,這是什麼?」快遞員微笑著遞給你包裹,還說了一句,「這是您的包裹,請簽收。」沒多想,你簽了字,接過包裹。

回到屋裡,興奮地拆開包裝,準備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。結果你眼睛一亮——包裹裡竟然是一台高端筆記型電腦!你愣了一下,心裡有點不對勁,但看到電腦的品牌和外觀,還是覺得很吸引人。這麼一台筆電,市價應該不便宜。你想:「難道是某個網購平台的促銷活動,或者是朋友送的驚喜?」

可當你準備檢查包裝內的附贈品時,才驚覺,裡面有一封寫著「應付金額」的單據,金額高達數萬元!而這台筆電並非完全免費,它似乎被「綁定」了某些購買條件。這時,你才恍然大悟——這其實是一起送貨詐騙!


🚚 送貨詐騙是如何運作的?

這類詐騙手法通常利用「包裹送貨」這個場景來迷惑受害者。大致流程如下:

  1. 假冒包裹寄送
  2. 詐騙集團會在你未訂購任何商品的情況下,利用偽造的快遞信息,讓快遞員送上一個「神秘包裹」。包裹內容可能是一些高價商品,如電腦、手機等,讓你覺得這是一筆「優惠」。
  3. 收件人簽收並產生負擔
  4. 當你簽收包裹後,並開始拆開時,你才會發現包裹內附帶了一份不明的「付款單」或「購買合同」,上面寫著你需要支付的款項,這筆款項往往遠超你預期的價值。
  5. 提供「額外服務」要求付款
  6. 除了主商品,詐騙者有時會要求受害者額外支付運費、手續費等「額外費用」,讓你誤以為這是購物的正規流程。
  7. 以合同威脅
  8. 若你拒絕支付這些費用,詐騙者會拿出「合同」,聲稱你已經同意了某些條款,可能會威脅你進行法律追訴,甚至向你施壓。

🧠 為什麼這種詐騙能成功?

  1. 人性中的「免費誘惑」
  2. 我們都知道「免費」有多吸引人,尤其是當面對高價商品時。詐騙集團正是利用這點,讓你產生「撿便宜」的想法,進而造成錯誤的判斷。
  3. 送貨場景的可信度
  4. 大多數人對快遞員和送貨的過程很熟悉,也信任這樣的操作。詐騙者正是利用了這一點,讓受害人產生錯覺,認為自己無法拒絕簽收,或者沒有理由懷疑包裹的真實性。
  5. 付款壓力和法律威脅
  6. 當詐騙者提供虛假的「付款單」或「購買合同」時,他們往往會巧妙地加上法律條款,製造你無法反駁的情況,迫使你進一步支付。

⚠️ 如何避免「包裹送貨詐騙」?

  1. 注意是否有訂單
  2. 若你並未訂購過任何商品,卻突然收到快遞,請務必保持警覺。可以先聯繫快遞公司查詢是否有對應的寄件人,避免直接簽收。
  3. 查詢包裹來源
  4. 在簽收前,最好詢問快遞員包裹的具體來源及寄件人。如果包裹來路不明,請務必謹慎,並考慮拒絕簽收。
  5. 檢查附加費用是否合理
  6. 若包裹內附有「付款單」,請仔細閱讀內容。合法購物不會要求你提前支付額外的「運費」或「手續費」,這些很可能是詐騙手法。
  7. 了解取消流程
  8. 若不小心簽收了包裹,發現詐騙時,第一時間聯繫快遞公司、消費者保護機構或警方,並記錄所有證據,儘早采取行動。

結語

送貨上門的詐騙正是以我們對「包裹」這一日常情境的信任為基礎,巧妙地設置了陷阱。別讓「免費」的誘惑讓你落入詐騙集團的手中,記得時刻保持警覺,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。

畢竟,真正的免費午餐,永遠不會從天而降。

破解詐騙陷阱,守護你和家人的財產安全
從親身經歷出發,揭露詐騙手法,全方位協助你辨識與防範詐騙風險
心靈療癒/煩惱傾聽/聊天 > 諮商
$ 200
破解詐騙陷阱,守護你和家人的財產安全
$ 200
破解詐騙陷阱,守護你和家人的財產安全
0 / 1000
回到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