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擺的起源
專欄/短評

王瑞志
更新日:2025年4月2日
靈擺(Pendulum)是一種古老的探測技術,其起源可追溯至15世紀的歐洲。 最初,人們使用靈擺來尋找水源和礦脈等資源。 隨著時間的推移,靈擺的用途逐漸擴展,被廣泛應用於尋找失物、失蹤人口、選擇適合的地點開業等方面。
然而,有些資料指出,靈擺的歷史可能更為悠久。 例如,最遠古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南阿爾及利亞地區。 在中國,公元前2000年大禹時代也有類似的記錄。 這些記錄表明,早期人類已經開始使用類似靈擺的工具來尋找水源和礦藏。
靈擺的運作原理主要有兩種解釋:
- 潛意識說:認為靈擺的擺動是由使用者的潛意識通過微小的肌肉運動所引發,從而反映出內心的想法或感受。
- 能量場說:認為靈擺能夠感應到外界的能量場或頻率,並通過擺動來顯示這些能量的變化。
在現代,「靈性復興運動」的興起使靈擺再次受到關注,成為大受歡迎的靈性工具。 常見的靈擺使用棉繩繫上水晶或金屬,或是個人的貼身物件,例如結婚戒指。 使用者透過靈擺發出指令並釋放內在的能量,從而達到不同的靈性目的。
總而言之,靈擺作為一種古老的探測工具,從最初的尋找水源和礦脈,逐漸演變為現代的靈性工具,展現了其在不同時代和文化中的多樣性應用。
而現今,老師則使用靈擺,來為信眾解惑,指點迷津、指引方向。
0 / 1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