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Final Cut Pro 編輯專案開設

開設 Final Cut Pro X 編輯專案
在開始進行粗剪(Rough Cut)的編輯工作之前,我們需要在剪輯軟體中開設一個新的編輯專案。以下是如何在 Final Cut Pro X 中創建編輯專案的步驟。
創建新編輯專案
啟動 Final Cut Pro X:
在 Dock 上點選 Final Cut Pro X 圖示,進入工作視窗時會出現歡迎視窗,點選 Continue 繼續 進入工作視窗。
資料庫的建立和命名:
預設會生成一個名為 Untitled 未命名 的資料庫,通常儲存在使用者帳號 > 影片資料夾中。可以按右鍵選擇 Reveal in Finder 來查看這個資料庫的位置。
新建資料庫的步驟:
到選單列中選擇 File 檔案 > New 新增 > Library 資料庫。選擇儲存位置,建議儲存在外部儲存設備中以避免系統碟負擔過重。
資料庫的使用:
資料庫中可以包含多個 Event 事件檔案夾,每個事件檔案夾可以包含影音片段、聲音片段、圖像片段等素材。在資料庫中進行的操作,如刪除片段,會直接影響實際的檔案管理,使用時需注意。
選擇事件檔案夾:
在 Final Cut Pro X 中,首先選擇一個事件檔案夾。
建立新專案:
按下滑鼠右鍵,從選單中選擇「New Project」來新增一個編輯專案。
命名專案:
在設置視窗中,於「Project Name」欄位輸入專案名稱。如果不命名,系統將默認為「Untitled Project」。建議為專案命名,比如「新的編輯專案」。
確認存放位置:
在「In Event」中確認專案將存放於哪個事件檔案夾。可以通過選單變更存放位置。
設定專案屬性
起始時間碼 (Starting Timecode)
預設起始時間碼從 0 分 0 秒開始。根據需求,可設定不同的起始時間碼。
影像格式 (Video Format)
自動設定:專案會根據第一個加入時間軸的影片片段格式自動設定。
聲音與算圖:預設為立體聲,數位音訊取樣率為 48kHz,影像格式為 Apple ProRes。
自訂設定 (Use Custom Settings)
如需使用不同於自動設定的格式(例如,不同來源的多種格式),可選擇「使用自訂設定」。
影像與聲音設定
影像格式選擇
格式 (Format):根據播出平台選擇,例如 NTSC SD、1080i HD、1080p HD。
解析度 (Resolution):選擇合適的解析度,如 SD NTSC(720x486)或 HDTV(1920x1080)。
格率 (Rate):選擇適合的格率,例如 29.97i 或 29.97p。
算圖 (Rendering)
編碼格式:預設為 Apple ProRes 422。可根據需求選擇 ProRes 4444 以支援透明層。
即時預覽:可利用硬體效能即時預覽,但可能解析度較低。
色彩空間 (Color Space)
根據播出需求設定,例如 HDTV 使用 Rec.709,4K 使用 Rec.2020。
聲音設定 (Audio)
聲道:預設為立體聲,支援 5.1 環繞聲。
取樣率 (Sample Rate):通常為 48kHz。
最後步驟
完成上述設定後,按下「OK」確認。這將開啟新的編輯專案,時間軸編輯區將顯示這個專案,並從故事主軸(Primary Storyline)開始編輯。
透過這些步驟,我們可以準備好進行接下來的粗剪編輯工作。在 Final Cut Pro X 中,編輯工作將從故事主軸開始,將分鏡片段排序到時間軸上。
補充資料:資料庫的移動與管理
在 Final Cut Pro X 10.1 版本後,資料庫的管理變得更為方便,可以直接在 Finder 中進行拷貝或搬移,而不必擔心資料庫毀損。
資料庫的備份與自動儲存
Final Cut Pro X 支援自動儲存功能,沒有檔案儲存選項,所有操作變動都會被自動儲存。
此外,每 15 分鐘系統也會自動進行一次備份,並可還原至特定的時間點。
資料庫資訊查看
在 Final Cut Pro X 的工作視窗中,點選資料庫並查看 Inspector 資訊欄位,可以查看資料庫的相關資訊與儲存設定。
以上說明提供了有關 Final Cut Pro X 資料庫管理的基本操作與優勢,使用者可以根據這些知識來優化自己的媒體管理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