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了解色彩更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

有時收到諮詢訊息,往往詢問測色費用後就不了了之。
我發現:比起從不同面向去認識自己,多數人對單純進行 #測色 的吸引力還是大上許多。
但稍嫌可惜的是...既然決定做 #四季色彩鑑定,為何不選擇完整認識自己?
拿近期穿搭課的實例來說,兩位女性學員,剛好膚色一冷一暖。
穿對暖色服裝,整個人的五官立體起來 ; 而原本肌膚透亮、清新氣質的冷色人,穿上不屬於她的暖色衣服,立刻明顯對比出「臉是臉,身體是身體」——這就是色彩搭不上的視覺落差。
這次穿搭課也來了位長期在國外求學的國中生KK。
KK從小對色彩與藝術類主題就很有興趣,K媽媽早在三年前就問過相關課程,但當時我只有提供固定時段的公開班,時間總搭不上。
沒想到三年後,KK放假回台,仍舊想來學穿搭,於是K媽媽抓緊這次機會,替她安排了這堂穿搭課。
K媽媽忙於經營跨國公司,請我到一樓接KK,本來擔心認錯人,沒想到K媽媽和女兒KK不僅同一個模子,連說話語調和笑聲都雷同。
看到的第一眼,毫無遲疑的上前直接帶KK到教室上課。
過程中發現...KK成熟、獨立,有自己的觀點,但畢竟年紀還小,對於風格、美感與生活連結,還需要一點時間去體會。
即便有些內容對她來說還稍顯生澀,看著她認真做筆記、主動發問,那份專注,讓人看見她對「如何打理自己」的好奇與在意。
之後,和K媽媽通話說明一下KK的課堂情況。
我分享學校養成教育沒有教怎麼打理自己,學習上還有個落差是正常的,但這些知識內容卻會在未來的生活裡慢慢顯影,成為品味、判斷與自信的根基。
而K媽媽趁著女兒還沒回學校,陪KK去挑幾件適合的新衣服。
事前,一起上課的大哥哥與大姊姊還很熱心的幫忙問:KK應該要找什麼樣的衣服與耳環?
我們總以為「穿搭」只是表面的事,但其實它與孩子的自我認識、自我覺知,甚至生活美感的建立息息相關。
從小學會留意自己、整理自己,也正在培養一種不容易被取代的軟實力——形象力與表達力。
對我來說,這不僅是一堂穿搭課,也是一顆慢慢在日常裡發芽的種子。
在台灣,不是每個父母都會主動讓孩子學習 #美感 這件事。
但這樣的決定,往往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少走很多冤枉路。
當孩子系統性的了解邏輯心法,不只會打理自己的門面,也開始擁有將美感帶進生活各處的能力——從穿著、談吐,到房間的佈置與人生選擇,都將截然不同:)
用很夯的吉卜力風,示意母女與女學員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