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誌

以拖待變

商業/行銷
相如老師生命地圖的頭像
相如老師生命地圖
更新日:2025年4月6日

以拖待變

  有人給近代的政務官們作了一首打油詩──「大混小混一帆風順,苦幹實幹依送法辦」。苦幹實幹指的是墨守成規、不知變通。大混小混表面看來似是不太敬業,其實暗指八面玲瓏的政治哲學或處事藝術。


  服務於某公職單位的張組長身居採購審核的肥缺要職,每年都有龐大的採購案必須通過他才能成交,但是決定採購項目的人卻不是他,而是他的主管。過去他也略有耳聞,凡經過他主管所購得的商品總是「貴」了一些,但一則沒有積極証據,再則也不便與主管打對台,所以向來只有睜一眼閉一眼,蓋了章放行了事。但今年的情形卻嚴重到離了譜,一件市價不到三萬元的民俗藝品卻報價報到近三十萬元之譜,如果糊裡糊塗的就讓案子這麼過了關,將來東窗事發,事情追究下來,他將免除不了刑責。如果不讓這案過關,那麼便擺明了與主管「不合作」,勢必只有掛冠求去。兩條路他都不甘心,若要說與主管狼狽為奸嘛,他實際可沒分得丁點好處,要是想獨善其身避禍求福嘛,自己的仕途生涯一朝斷送,屈原還有歷史為他歌功頌德,在現代的社會,大家只會笑他傻!但最叫他氣憤難平的,還要加上主管對他的不尊重,絲毫不將他的智慧、節操、人格以及國家賦予他的權限放在眼裡,講得快一些,他只是他主管眼裡一條不敢吠、又不敢離家的狗。張組長遇上了這案子,感到了危機意識,他痛恨被別人以吃定了他的態度來要脅,至少他須為自己搞清楚進退之機,所以,他前來尋我的諮詢。


  首先張組長必須明白,就算他幫了主管過了關,將來一旦有了差錯,他的主管第一個要犧牲的也就是他。三國演義中所記載的,曹操利用管糧官王垕在派糧時作假,在攻城之前達到安定軍心的效果後反將其犧牲的史實,就是個典型的範例。《漢末建安三年,曹操與袁術對陣於壽春時,曹軍糧不足,管糧官王垕便來請示曹操,曹操指示他,改用小一號的斗杓來發糧,權且救一時之急。王垕說,要是兵士發覺所領回的糧米少了而生怨言,該將何辦﹖曹操騙王垕說屆時我自有辦法。果然王垕發糧後立刻怨聲四起,都說曹丞相欺眾軍士。眼看著軍心就要大亂,曹操密召王垕入內說,我要向你借一樣東西來壓眾心,請你一定不要吝惜。王垕說,丞相要借什麼呢﹖曹操說,我要借你的人頭以示眾。王垕大驚說,我並沒有犯錯呀!曹操說我也知道你並未犯錯,但是如果不殺你,軍心必變,你死後,我將善待你的妻小,你不必多掛念。待王垕還想再分辯,曹操早就叫來刀斧手,一刀斬下人頭懸於高竿之上,並出榜文說,王垕故意以小斗欺瞞,盜竊軍糧,故按軍法。於是眾怨才得以平息。》


  這招主管或以高職利誘、或以威權扣住下屬,讓下屬為其解決燙手山芋或遂行私利陰謀,在目的得逞或完成階段性目標後再假借「著毋庸議」、「不適任」、「另有派任」等名義將之逐出的手段,直似史上「飛鳥盡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」的現代版。


  本案經由我的全盤考量,張組長今年的運程走的正是代表官非口舌的傷官運,所以今年的痛苦煎熬勢所難免,但明年起張組長的運程即步出谷底,隨即將扶搖直上,因此不論如何今年都不能受傷,換句話說,就是要忍,要採守勢。但是要如何守法呢?原本與張組長討論現實的處境時,我們研判毫無作為的「守」反而很難,可能必須與其主管攤牌始能明朗化,亦即是兵法上所言的,「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」,當然與主管過招不是易事,但當生命拐點出現時往往是雨過天青後可得尊榮,亦可呼應明年起張組長運勢即將轉好的流年運程,可是目前絕不是一個可以主動挑起事端的時機。在此兩難之下我給張組長的建議,結論是不能屈從也不能告訐,應以拖待變挨過這一年。


後記:

  張組長聽了筆者的建議,戒急用忍,採取拖延戰術,也不簽章放行,也不公然向主管宣戰。他的主管或許也知氣數將盡,也沒苦苦相逼,於是整個案子就擱懸著。到了隔年主管因另一案件吃上官司,再隔了一年調了差,新來的主管與張組長是前後期學長,很瞭解這兒的「風氣」,也很欣賞張組長的作風。當然當初那個燙手的案子就一直都沒有簽下。又隔兩年張組長升官了,正好就坐上原來主管的位置!

0 / 1000
回到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