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釋放團隊潛能?從蓋洛普天賦管理開始,打造高效能文化!

最近,我帶領的團隊參加了蓋洛普的課程,這次學習讓我對領導力、企業文化和人才培育有了全新的理解。
這不僅讓我重新認識自己及團隊的優勢,也激發我思考:
在 AI 賦能的時代,如何將這些洞察與職場工作、企業領導文化、事業發展結合,真正釋放個人與團隊的潛能?
🚀 重新認識天賦——從個人突破到團隊升級
當我一開始接觸「蓋洛普天賦」,以為它只是另一種性格測驗。
然而,在蔡佩靜 Sara Tsai 老師的引導下,我深刻體會到——這其實是一把解鎖組織潛能的金鑰。
我測出來的五大天賦:
🔹 Strategic(戰略性) + Achiever(成就者) —— 讓我能精準策略規劃並高效執行。
🔹 Relator(建立深度關係) —— 幫助我深入理解他人需求,建立強大信任。
🔹 Learner(學習者) + Maximizer(優化者) —— 驅動我不斷追求成長與卓越。
感謝我帶領的團隊,特別是我們第六屆的大家長 Amy Shih 的安排,從飛機直奔會場,我們在 Ogilvy 舉行的培訓中,提供了豐盛且營養的午餐,讓我們能安心學習。
雖然之前有接觸過天賦概念,但 Sara 老師將複雜理論化繁為簡,並啟發我們如何運用在企業管理與團隊發展上,這對企業轉型至關重要。
🔥 你的企業是否也面臨這些挑戰?
過去,我的成就者(Achiever)天賦曾讓我壓力過大,甚至需要定期掛點滴...
當我學會調整後,才意識到這不只是個人問題,而是許多高績效企業的共同困境:
👉 你的團隊是否有一群非常優秀、卻總是處於耗竭邊緣的人才?
👉 有些人總能看到更好的可能性,卻常被誤認為「異類」? 這可能是一個被誤解的 Maximizer(優化者)!
👉 有些成員其實擁有強大的溝通與關係建立能力,卻被認為不擅社交? 也許他們的 Relator(建立深度關係) 尚未被正確發揮!
當與生俱來的天賦被誤用或低估,企業的績效自然大打折扣。
🎯 讓天賦真正成為競爭優勢
在蓋洛普工作坊中,我們學會如何將個人天賦轉化為團隊優勢,而非個人負擔。
就像將一台過熱運轉的引擎,調整為最佳效能狀態。
透過Sara老師的引導,我們掌握了三大關鍵應用:
✅ 建立天賦互補的團隊 —— 讓創新與執行效率最大化
✅ 優化溝通模式 —— 根據不同天賦特質,減少摩擦與誤解
✅ 重新設計職責 —— 讓員工的核心天賦對應到任務內容,提升滿意度與生產力
這不只是理論,而是真正可以落地的解決方案!
在我們的工作坊中,大家實際練習提案,效果非常好!(想了解更多操作細節,歡迎私訊我🥰)
🏆 企業應用案例:如何用天賦創造高績效團隊?
這些方法已成功應用在不同企業場景中,例如:
🔹 團隊天賦圖譜分析 👉 用於找出優勢與盲點,發掘隱藏資源與潛在風險
🔹 基於天賦的個體工作設計 👉 讓員工 80% 時間都運用核心天賦
🔹 天賦導向的溝通策略 👉 調整溝通方式,提升理解效率
🔹 從招聘到績效管理的天賦融入策略 👉 讓天賦思維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
🔹 領導者天賦放大器 👉 幫助管理者運用自身天賦提升領導效能
過程中,結合以下工具和工作坊,可以深化組織內部的運用:
📌 天賦衝突模擬 —— 如何將日常摩擦轉化為創造性對話
📌 天賦應用工具箱 —— 提供工作設計模板、溝通策略卡、衝突轉化指南
📌 90 天實施計劃 —— 從試點到全面推廣的分步藍圖
📌 持續支持系統 —— 包含跟進會議、案例分享平台與 1:1 coaching
💡 這些方法幫助我們曾服務的外商科技公司,在 3 個月內將跨部門協作效率提升 40%!
📊 天賦導向管理的威力
根據蓋洛普的研究顯示:
💡 能夠每天運用核心天賦的員工,工作投入度高出 6 倍
💡 績效排名前 10% 的經理人,86% 的決策,都是基於團隊成員的天賦特質
💡 採用天賦導向管理的企業,員工離職率平均降低 44%
💡 團隊天賦互補性越高,創新能力提升最多可達 60%
💡 88% 的企業領導者認為,了解團隊天賦是提升組織韌性的關鍵因素
也就是說,當人們能夠發揮自己擅長且熱愛的事情時,企業績效將自然、順流的有效提升。
如果你也想探索天賦如何改變你的職場與組織,或有任何問題,也可以一起交流唷☺️🙏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