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誌

關於挑錯字

專欄/短評
J
JieJie
更新日:2025年4月25日

挑錯字可說是批改者最基本的工作,


大致有兩種寫法:


一是圈出錯字(或錯的部位),然後在它的旁邊直接寫上正確的字,


一是圈出錯字,然後在上方加上方格,方格旁寫上正確的字,也就是把上方空白當作訂正欄。


為了不讓學生感受到「被否定」,有的補習班也不圈了(也不叉了),直接就在旁邊寫上正確的字。



但錯字的區分在現代變得越來越困難,


比如「分」和「份」,


過去區分方式是前者注音讀一聲,後者讀四聲,


因此舉凡分的造詞有:「區分」、「分開」、「分數」


份的造詞有:「部份」、「身份證」、「天份」,


區分得很清楚,


但現在,「分」已取代「份」,


所以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,全要寫成「身分證」、「天分」、「部分」,按原本讀音去讀,皆為四聲。


如此一來,可能會有些問題,

例如「份數」就不宜用「分數」取代,


且要是學生寫「部份」,要不要說是錯字?我心中會有點掙扎。


遑論還有很多原來可以互相替代的字詞,像是「精采」=「精彩」、「迴盪」=「迴蕩」。



另一種情況是用詞錯誤,但這個更不容易判斷,


比如「前途黯淡」中的「黯淡」,若學生寫成「暗淡」要算錯嗎?


這兩個詞都有不光明的意思,前者多用在心裡、抽象層面,後者單純指顏色,應該不能算是互通的用詞。


有時候,學生會故意把語詞顛倒寫,例如AB寫成BA,我猜是試圖營造文青感XD,而且補習班可能也鼓勵學生這樣做,以突顯其特色。(我個人覺得用大家習慣用語即可,故意顛倒用詞意義不大)



近年來,也看到越來越多中國用語出現在學生的文章中,

就算是成語,對岸的用法也和臺灣有些差異,在批改時真的要多費點心思。


批改者也可以和補習班溝通改法,

以求教學方向一致。


0 / 1000
回到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