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國中、國小寫作的訓練方向
專欄/短評
J
JieJie
更新日:2025年4月29日
看到現在的學生作文,
有時會感受到他們「為賦新詞強說愁」,
題材多是寫朋友吵架或與親人分離的苦,
少了一點童趣和幽默,
這也是台灣電影或戲劇會令人感到有點枯躁的原因。
另一點,我認為也是應該積極培養下一代的方向,
就是要及早寫論說文(建議國中就開始)。
讓學生可以趁早關心時事或是特定的議題,像是生物、大氣現象、醫學等等,
不必勉強他們編織文句、使用成語、硬擠出感想,
而是訓練他們能用字精準、客觀分析、言之有物,
這對於其未來的發展會有更大的幫助。
現在很多學校高中時就要求要寫小論文,
從國中開始訓練一點都不會太早。
我常常在改作文時,看到太多篇相似的內容,
這除了使學生學習如何「趕在時間內抄出一篇作文」之外,
我不懂學生還能學到什麼。
現在網路上或圖書館就有許多專門給孩子看的科普雜誌,
內容編排豐富又生動,我每次閱讀都覺得有相見恨晚的感慨。
各位家長不妨有時就帶孩子去翻翻找找,
讓孩子對未來科學趨勢或社會百態有更多認識,
我深信讓孩子找到興趣是帶給他們人生最大的禮物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才,都應該學著去寫出自己的文章。
作文班是訓練文字的使用,而不是使思想僵化,
避免再讓孩子花費心思只為寫出無病呻吟的文章。
希望未來國家的主人翁個個都是懂得思考又關心社會的領導型人才。
0 / 1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