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誌

找對的人才上車 企業選人:少點主觀 多點客觀

專欄/短評
Kevin朱老師的頭像
Kevin朱老師
更新日:2025年4月22日

找錯人上車 公司傷財又丟形象


對HR人員來說,找錯一個人,企業會產生直接、間接成本。直接成本包括行政作業成本,例如登求才廣告,以及面談主管的成本、新人訓練成本,甚至是容忍新人犯錯的成本,若職務是業務人員,新人工作上不小心造成商機的延誤,公司付出的成本更高。


根據統計,以直接成本來看,選錯一個人,公司付出的代價,平均是該員工月薪的六至七倍,例如月薪4萬元,公司就要花上24萬至28萬元;年薪概念則以百分比來計算,公司付出的成本大約是年薪的30%,例如年薪為48萬元,公司得付出約15萬元的選人成本。 


間接成本,指的是公司形象上的影響,例如幫客戶做財務規劃的理財專員,最近發生某人壽公司的壽險顧問,沒有幫客戶做壽險規劃,反而A客戶的錢,這將造成公司商譽受損,最有名的例子,就是三年前的「理律」。所以,當該職務牽涉到管錢工作,更要小心用人。


所以,如果一個老闆知道選錯一名員工,將造成公司重大損失或影響的話,他應該要知道選才的重要性,進而重視選才的工作。


● 選才三部曲 履歷表初選、面試及任用


首先討論「面談前」,在這階段,透過「履歷表、測驗工具」,可篩選掉明顯不適合的人,這單純只是「篩選」動作,並不代表篩選後的人,就是適合的人。篩選出不適合的人,可為公司節省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,留下充裕的時間做面試。


看履歷表,是一項重要工程,公司品牌知名度愈大,應徵的履歷表數量就愈大,面對疊得像山高的履歷表,要如何有效率地且客觀的篩選,HR人員可先對

「職務」訂出標準,依標準過濾篩選與標準不適合的人。


「類神經網路」系統,可有效精準做篩選,目前有少數大型企業在試運轉,104人資學院也即將推出此系統服務。該系統有點像是人工智慧(AI),系統會依求職者的原始資料,包括學經歷等,篩選掉不適合的人。


舉例來說,企業要徵求A職務的人才,先了解曾做過這個職務工作的人,有關他過去的脈絡,例如他過去曾經擔任過社團幹部,及統計哪些科系學生來出任,成功率比較高等,歸納找出特質後,把這些人當做model,設立成典範。之後,

再把求職者的資料輸入電腦系統,與這個「典範」相比,相似度愈高的人愈好,也是企業要找的人。


一份履歷表人工篩選,HR人員最快要五分鐘時間看完,如果履歷表的量大到百份以上,此時,「類神經網絡系統」將可有效減輕讀、篩選履歷表的工作壓力。


「心理測驗」也是面談前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,具有效度、可參考的心理測驗,必須設計「測謊題」,因為填答者多少會站在「人家怎麼看這個工作」的角度來回答。有了測謊題,大概可以抓到70至80%的人有沒有說謊。


如果測出求職者刻意迎合工作所需的特質來回答問題,這時HR人員在解讀測驗分數時,要採取比較保守角度,且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檢視這名求職者。


接下來進入「面談階段」,確認求職者「適不適合」,包括適不適合「公司」、適不適合「這個工作」。面談後,在最後任用之前,HR人員或部門主管別忘做Reference Check(查詢與確認),探詢一下即將被錄取人的口碑,尤其愈重要、高階的職務,更不能少。


在面談後,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事,主考官要做「理性的決策」。面試主管一下子要面談很多人,若沒有一套標準做依據,他可能會選擇性去挑選印象好的人,有的主管會選擇面談中最後一位,也有的是,心中已經有人選,其他來面試的人,只是形式。


正確的作法是,企業在還沒有看到任何人之前,就已經定下一套客觀標準,

在履歷表、測驗、面談等過程,一一下了客觀的分數後,再做最後的決定。所以面談後,應該有一個理性的決策,而不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偏惡。



●少點主觀、多點客觀的結構性面談


大部分主管以為自己看人經驗很豐富,以經驗法測做判斷,但往往選錯人的機率很高,據統計有高達七成的比率。所以必須發展少點主觀、多點客觀的找人方法,「結構性面談」目前正流行。


所謂結構式面談,是依據「標準」,逐一發展主考官要問的問題,不管是A或B主管來面談,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,而不是主管個人偏好,現在有不少企業都用這種客觀性標準選人。


例如找「總機小姐」,一個好的總機小姐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,漂亮的人也許高傲、不會應對,所以要從「行為面」來設計面談題目。


如果總機要具備「認真負責」工作態度,那麼「結構式面談」指的是,把「認真負責」必須具備的行為列出來,從行為中設計問題。可以問她「可不可以舉例,過去老闆曾交付妳的重要事情,是如何達成的」,可從她的描述中,了解她的能力。 


現在HR人員都能接受這個概念,因為大家都已嘗到選錯人的苦果,但落實的卻只有一半,未來要努力推動。


另外,由於每人回答都不同,面談主管還必須針對回答,再做追問,得到最後想要的結果。進而找到公司最適合的人,而不是找到最好的人。


● 面相、星座命盤、心理測驗靈不靈


對於這方面,我建議企業用人時,不要太迷,做為篩選的參考即可,不要當成決定的重要依據。


「面相是一種結果」我認同這個論點,很多人說面相是預測未來,但其實面相是代表你過去經歷過事情,從你的臉顯現出來;心理影響身體,然後從面部產生徵兆。這些徵兆顯現你曾經歷過的事,因為你沒有改變,所以也表示未來你還是會這樣子。


以前我們會覺得面相是與生俱來,無法改變,註定將來一輩子的發展,但的確有先天的面相,但經生活習慣改變,人格特質塑造等,它會反射在面相上,與最初呱呱墜地的面相相比,已經不同了。


星座命盤等,我認為其實和「測驗」殊途同歸,就是統計分析,不論是老祖宗透過面相,或西洋占星術,都是透過統計,歸納發現那一類的人有什麼傾向,例如現在很流行的「指紋」算命,即是國外排列整理犯罪人的指紋,與行為特質做分析,歸納出類型。


因此,在選才時,不要把算命結果當成絕對值,當成輔功工具即可,在自己主觀看法下,一個比較客觀的參考而已。

職涯探索X求職視訊諮詢面談
有效知己知彼,協助找到合適方向與工作
職涯/求職/證照/學業 > 求職/面試技巧諮詢
$ 1500
職涯探索X求職視訊諮詢面談
$ 1500
職涯探索X求職視訊諮詢面談
親密&人際關係/職場永續幸福教練諮詢與輔導
協助您的人生目標從「快活」->「美好」->「有意義」的人生
職涯/求職/證照/學業 > 輔導/自我啟發/Mentor
$ 1800
親密&人際關係/職場永續幸福教練諮詢與輔導
$ 1800
親密&人際關係/職場永續幸福教練諮詢與輔導
0 / 1000
回到文章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