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能誌

與主管溝通的藝術The Arts about Communication with Boss

專欄/短評
Kevin朱老師的頭像
Kevin朱老師
更新日:2025年4月24日

在職場上,常常聽到有人說:真受不了,我再也不要跟『那個人』溝通了!如果『那個人』只是一個工作上不太相干的同事或客戶,大不了與對方保持安全間距即可;但如果『那個人』是您的主管,這恐怕不是一個太好的選擇,因為,在所有的人際溝通中,與主管的溝通是最無法逃避的一種情境;事實上,當你選擇了一份工作的同時,也決定了要跟哪一位主管共識;您當然可以在選擇這份工作的同時,也把與『那個人』是否契合列入考慮,但組織中的人事變動頻繁,常常不是我們可以去主導或改變的。因此,您必須在每一次主管的變動中,重新調適及學習與這位新任主管的溝通互動;本文,試圖給您一個簡單明瞭的架構,幫您迅速找到與主管形成良好溝通的秘訣。


知己知彼,了解主管風格

根據愛荷華大學Kurt Levin,及密西根大學Rensis Likert的研究指出,有些主管的領導風格是比較關心工作的,有些則是比較體恤員工;另外,有些主管在管理上比較偏好集權,有些則比較偏好授權。因此,我們至少可以將主管的領導風格分成:關心工作-集權、關心員工-集權、關心工作-授權及關心員工-授權等四類,針對這四種不同的主管風格,部屬要採取的溝通重點也就不同,分述以下:

 關心工作-集權

我們稱這種型的主管叫做將軍型領導,這種型的主管通常~為達目的,速戰速決。因為這種類型的主管比較偏重工作的結果而不重過程,喜歡自己做決策,並要求部屬聽命行事、事事往上呈報。因此,在與此類型主管溝通時要能直接說重點,不拐彎抹角。


 關心員工-集權

我們稱這種型的主管叫做家長型領導,您會看到此種主管常常~瞻前顧後,保護家人。這種類型的主管習慣把部屬當自己小孩一樣看待,也喜歡自己做決定;但他們通常會特別照顧自己的部屬,並關心部屬的所有需要。因此,與此類型主管溝通可以多分享自己的內心感受,但切記如有重要決定一定要先詢問主管的意見與看法。


 關心工作-授權

我們稱這種型的主管叫做教練型領導,這種主管的特色是~冷靜理性,公正無私。這類主管偏好將相對權責賦與部屬,以提高工作品質;除非可能影響工作,否則不願觸及部屬私人問題。因此,與此類型主管溝通,應盡可能提出個人創見,並願主動承擔權責,至於內心感受,就不要對此類主管苛求。


 關心員工-授權

我們稱這種型的主管為夥伴型領導,可以常在這種主管身上看到~犧牲自己,照亮他人。這類的主管對部屬視為親友看待,關心部屬工作及生活的需要,並願意給予部屬很大的自主空間。若與此種類型主管溝通,要多給他們一些決策的時間,除了可以提出你個人的想法外,他們通常也很樂意聽你的內心感受。

當懂得去分辨主管的領導風格後,或許您會有一種全新的覺察~原來過去與主管的溝通不良,並不是對方或自己的問題,而是兩人風格迥異所致;接下來您要做的,就是投其所好。


溝通的態度勝於技巧

與主管的溝通技巧,除了上述所言,透過了解主管的個人風格,投其所好外;很多時候,主管重視你的態度更勝於你的技巧與能力。以下是幾個與主管溝通時一定要具備的重要態度:


 超越主管期待的心態

美國奇異前總裁Jack Welch說:你永遠要做的比老闆要你做的更多一點。當老闆還沒想到要你做,而你就已經想到,甚至主動向老闆提出;這是一種主動積極的溝通態度。


 同理主管對目標結果的焦慮

與主管的溝通必須是話語簡潔、直指目標,因為不管主管再怎麼授權與有耐心,他(她)都必須對部門目標達成與否負最終責任,所以面對主管詢問你、甚至有些責罵你的語氣時,若能積極傾聽、抱持同理的態度,可以改善你與主管間的溝通互動,甚至能夠產生同舟共濟的感受。


 謙虛加上冒險一試的勇氣

當主管要論功行賞時,不居功,將功勞歸給主管及參與團隊的其他成員;當主管在探詢你願不願意嘗試一件有些難度的任務時,展現願意冒險承擔任務的意願,但也不要忘記表達~自己可能經驗不足、能力尚待提升,若主管願意給予機會,願意全力以赴。


要記住,只要有意願、不放棄,溝通是一個逐步改善的過程!您願意試試看嗎?

職涯探索X求職視訊諮詢面談
有效知己知彼,協助找到合適方向與工作
職涯/求職/證照/學業 > 求職/面試技巧諮詢
$ 1500
職涯探索X求職視訊諮詢面談
$ 1500
職涯探索X求職視訊諮詢面談
親密&人際關係/職場永續幸福教練諮詢與輔導
協助您的人生目標從「快活」->「美好」->「有意義」的人生
職涯/求職/證照/學業 > 輔導/自我啟發/Mentor
$ 1800
親密&人際關係/職場永續幸福教練諮詢與輔導
$ 1800
親密&人際關係/職場永續幸福教練諮詢與輔導
0 / 1000
回到文章列表